隨著時代的發展,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已經深入到了各行各業,數據的寬泛運用與信息化的支撐,已成為現代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。而大數據與信息化技術的廣泛應用,也引起了每個財務工作者的高度重視,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
一、會計的發展
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,傳統的財務會計電算化已逐漸被當今的財務信息管理所取代,會計與采購、生產、銷售等日常經營活動的信息化管理不僅密不可分,而且進一步滲透。特別近幾年,會計準則、稅務政策、法律法規的不斷修訂,對每一位財務人員都是一次新的挑戰和機遇,要求著財務人員不斷充電學習與提升、對原有的知識理論儲備進行更新。
二、財務管理本質
財務管理的核心是一個系統性的概念,主要通過對企業的財務活動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。它是對企業財務信息進行系統的收集、整理、分析和報告,以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,防控財務風險、創造價值、整合資源。這是財務管理的一個完整框架。作為財務人,尤其是大數據時代的財務人,更應理解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,傳統的財務會計必然是向管理會計轉型,財務管理不應僅限于財務之內,更應將財務管理的管理意識延伸到各個經營環節,繼而走出辦公室,融入到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。
三、加強財務職能、完成角色轉變
傳統會計模式下,會計對業務只是事后核算,也就是說在業務完成后將業務數據交予后臺,會計再進行相應的核算收入、成本、利潤等基本信息。隨著管理體系的建設,特別是大數據時代的到來,財務工作應該是輕核算、輕計算,即財務重心從記賬、算賬、做報表的基礎性核算工作,轉向于重數據、重管理。即讓財務人員從煩雜的記賬、算賬、報賬等基礎性工作中解放出來,進而轉向管理和分析工作,進一步加強數據分析,通過經營數據、報表數據的核算,縱向數據、橫向數據的對比,從了解數據到挖掘數據、分析數據。
四、提高風險意識,加強風險防范
說到風險管理,一般先想到的是經營風險,但是最后結果卻大多以財務風險體現出來。因為財務風險是企業經營風險的集中體現,它集中地反映為企業現實或潛在的經濟利益損失,所以提高對風險的認識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。所以,嚴格把控業務流程、合同管理、票據管理、風險管理,使財務融入到業務的前端,是非常重要且必然。財務的數據化管理,也正在讓工作流程與風險防范成為一個企業會計工作的核心,加強管理職能,從而進一步加強流程與風險應對,從業務發展的角度去適時更新財務制度與規定。
新時代帶來新使命,大數據的快速發展,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全新動力,更是讓財務人從根本上轉變了原有觀念與工作模式。財務人必須在不斷充電更新學習的同時,利用相關信息,有機融合財務與業務活動,從傳統的事后監督向事前預測、事中控制、事后監督轉變,為企業發展做出新貢獻!
(財務部 房倩)